加载中......

市县动态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市县动态

科学发展的厦门路径

发布时间:2013/5/12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大小:

厦门花红树绿处处有美景。目前,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网络已经形成,居民无论住在何处,步行15分钟内即可到达一个公园。 林熙 摄

  进入2013年4月,荣誉等身的厦门再次吸引人们的眼球——

  6日,荣膺对外开放金牌城市;9日,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之一;28日,获评2012年度中国最美会议城市。

  厦门经济特区成立30多年来,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全市GDP年均递增17.3%,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1.6%;城市建成区由38.5平方公里扩展到23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由34%提高到88%。去年,厦门人均GDP达1.22万美元,每平方公里GDP超过1.1亿元,万元GDP综合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均居全国前列,城市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日趋明显。

  厦门这些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厦门如何更好地在全省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作用?近日,本报采访组走进厦门特区,探访厦门发展的新成就,探究科学发展的厦门路径。

路径选择:走高质量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苹果”手机逐渐成为“街机”的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触控屏幕大多产自厦门。

  走进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在产品展示区,记者看到,小到3.5英寸、大到50英寸的触控屏,应有尽有。富士通、联想、亚马逊、东芝、戴尔、华硕……几乎全球知名的电子品牌厂家都成为了宸鸿的客户。

  宸鸿科技2007年落户厦门,短短6年时间以不可思议的发展速度成长,已成为全球最大玻璃电容式触控生产基地。2007年其产值为12亿元,2012年达416亿元,居厦门各企业第一位。

  “宸鸿科技的成长得益于科技创新。”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总裁暨执行长孙大明告诉记者,宸鸿科技拥有新锐研发人员1600多名;仅2012年,宸鸿科技便提交了450项专利申请,其中178项已获得授权。

  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像这样的企业还有不少——

  麦克奥迪研发的“数字病理远程会诊服务平台”,是目前国家唯一经过鉴定并允许成立的专家远程会诊平台;

  瀚天泰成公司生产出国内首批产业化3英寸和4英寸碳化硅半导体外延晶片;

  笔特尔公司成为全球首家掌握无缝大屏视频解码核心技术的企业……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如欣说:“厦门资源缺乏、土地有限。只有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2012年,全市382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877.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42.4%。厦门火炬高新区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出高达150亿元的工业产值,居全国高新区第一,万元GDP能耗只有0.04吨标准煤,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全国领先。

  以较少资源的投入,创造出几何级数的产出,这就是创新驱动的魔力。

  目前,厦门光电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0亿元,计算机与通讯设备产业集群产值超600亿元。钨制品产量占全球70%,节能灯占全球总产量的1/7。光电、平板显示、汽车、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占工业总产值60%以上,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比重近50%。

  厦门财富中心大厦建成不到一年,楼内企业的税收突破3亿元,成为厦门“最富”的楼宇之一,这是思明区大力发展楼宇总部经济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区已建成安踏营运中心等10幢商务楼宇,新认定总部型企业17家,税收亿元楼多达15幢。

  在着力发展新型工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厦门着力做优三产,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2012年,厦门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417亿元,同比增长11.7%,增幅位居全省首位,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前列。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9∶48.8∶50.3,成为全省首个三产比重超过50%的城市。

战略布局:跨岛发展当好龙头,激活发展新局

  集美新城核心区10余幢高楼拔地而起,150多家企业已签约准备入驻;软件园三期建设有序开展;海上大观园——园博苑春意盎然……

  厦门市杏林湾畔,站在依水而建的集美新城区,很难想象3年前,作为岛外的一个区,这里还是一片滩涂。

  建设集美、海沧、同安、翔安等岛外新城4个组团,是厦门近年来贯彻落实跨岛发展战略部署,推进岛内外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厦门长期存在岛内外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一方面,岛内发展空间有限,城市拓展、产业升级空间受限;另一方面,岛外发展长期滞后。

  2009年8月,厦门作出推进岛内外一体化的部署。2010年2月,集美新城奠基,拉开了厦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岛内外一体化的大幕。以岛外新城4个组团建设为抓手,厦门岛外去年完成投资超过852.4亿元,同比增长32.4%,远远高出厦门全市投资增速。厦门市重点建设项目,超过七成布局岛外。

  对于岛内外一体化战略,省委副书记、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厦门城市的“拳头”过去一直是厦门岛,现在,这个拳头要伸展开来,“掌心”是海湾,厦门岛是“大拇指”,随后有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根“手指”,形成一个完整的“手掌”,就是由五个城区组团形成新型的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新城。

  伸开“手掌”,厦门不仅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海岛型城市”格局,同时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跨岛升级、公共服务跨岛覆盖、生态建设跨岛推进、人文内涵跨岛提升。

  岛外新城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岛内则重点发展金融、商贸等现代服务业。经过几年努力,本岛服务业比重已提高到66%,较好地实现了“轻型化、无烟化”。老城区思明成为全省唯一三产比重超80%的县(市、区);特区发祥地湖里工业区,如今已被越来越多的写字楼、文创机构、商场所取代。

  与此同时,岛外新城发展提速再提速。在海沧,去年9月底成立的厦门石油交易中心,目前已有100多家石油企业入驻;在集美,总投资50亿元的厦门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初见成效,方特“梦幻王国”主题公园开门纳客……据统计,岛外工业产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了63%。

  岛内外一体化,提升了厦门的龙头带动效应——

  从跨岛到跨城,厦门加快推进厦漳泉同城化步伐,两批共57个项目正加快实施;从跨城到跨海峡,厦门还把发展的目光瞄准了海峡东岸。以综合配套改革启动为契机,厦门在加快两岸金融中心建设招商的同时,启动了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对台贸易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

  4月12日,两岸贸易中心在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揭牌运营。两岸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境内外金融机构踊跃入驻,已注册项目179个、在谈项目155个,总投资额超580亿元。

  跨岛发展的辐射效应,在对台产业合作的成效上得到了进一步体现。目前厦门台资企业近4000家,台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左右,厦门作为两岸产业合作基地的地位愈加凸显。(林熙 阮锡桂 林世雄 吴在平 杨毅涵)

□记者手记

思路决定出路

  战略经济学理论认为,好的发展战略,可以让企业、地区、国家获得持续发展动力,在竞争中获得领先优势。

  从厦门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厦门的发展能有今天的良好局面,一是得益于厦门多年来实施产业升级,调整经济结构谋划早、动作快;二是得益于厦门实施了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战略。

  依靠自主创新、创新驱动,厦门有效地提升了经济“含金量”。更可贵的是,经过十多年谋划,厦门使岛内外一体化逐渐变为现实。

  一方面,跨岛发展有效破解了城乡二元发展结构问题,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品位;另一方面,跨岛发展突破了发展的空间限制,为厦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足够的腾挪空间。

  然而,厦门实施跨岛发展战略的深意不限于此。跨岛发展,更重要的是跨出厦门,当好全省发展的龙头,更好地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厦门以占全省1.3%的土地面积、9.8%的人口规模,为全省贡献了14.3%的GDP、24.6%的财政总收入和48.9%的外贸总额。同时,从岛内外一体化到厦漳泉同城化再到跨海峡发展,将更加有效地扩展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示范效应。

  欲成大事,先谋大局。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只有善于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见微知著、准确研判,善于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找对路子、把握先机,才能踩着时代的鼓点,和歌起舞,铿锵前行。(阮锡桂)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阅读:

漳州市科技•人才活动周活动成效显著 2014/7/10

三明市迎来首批清华大学博士生社会实践科技服务团  2014/7/9

国务院批复南平市政府迁址建阳 重点提升世遗牌 2014/5/28

泉州全面推行“科技小巨人”计划 2014/5/28

平潭质变——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开放纪实 2014/5/28

今日推荐

闽科技院协办“重温新中国史一一两弹一星精神巡回展”在福建隆重开幕

闽科技院协办“重温新中国史一一两弹一星精神巡回展”在福建隆重开幕

国家航天育种成果转化中心沈新榕一行赴连江县透堡镇调研农业产业科技

国家航天育种成果转化中心沈新榕一行赴连江县透堡镇调研农业产业科技

喜报!闽东南科技院组织科教助学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首届“福建慈善奖”

法人科特派,着力推进古田县闽台种养生态循环科技产业基地

关于组织参加首届“福建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的公示

福建省“百侨百企科教助学关爱成长行动”启动

我院专家成员再赴南平开展“扶贫助学”

我院组织开展“科技扶贫、济困助学”活动

新闻图片

闽科技院协办“重温新中国史一一两弹一星精神巡回展”在福建隆重开幕

国家航天育种成果转化中心沈新榕一行赴连江县透堡镇调研农业产业科技

国家航天育种成果转化中心沈新榕一行赴连江县透堡镇调研农业产业科技

喜报!“百侨百企科教助学关爱成长行动”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首届“福建慈善奖”

福建科技产业网 2012-2015  主管单位: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福建省东南科技产业开发研究院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北环西路66号省边防瑞景大厦2101  邮编:350001  E-mail:fjkjcy@163.com
电话:0591-63127060 83155072 87895065 传真:0591-87895065  闽ICP12009678号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